馬總統連任後推動稅改,但政策卻是一改再改,充滿了不確定性,嚴重衝擊市場信心,在九合一選舉過後,執政黨潰敗,稅改制度引起檢討聲浪,該如何調整,才能對台灣經濟有正向的幫助?請看今天財經火線的專題報導。
 馬總統連任後推動兩大稅改,證所稅與房地合一稅制,其中證所稅一改再改,最後版本不但讓當時,大力推動證所稅的,財政部長劉憶如辭職下台,後來又再變動,先是取消了8500點天險,現在更陷入大戶條款存廢之爭,也引起了財政部長張盛和,及金管會主委曾銘宗,意見不同的爭議。
 證所稅從2012年開始徵收,但第一年稅收只有24.6億元,反觀證交稅收入卻是每下愈況,2010年還有1046億元,到了2013年只剩下713億元。
 為了抑制房價高漲,政府自2011年開始,針對兩年內進行短期買賣而非自住的不動產,課徵10%~15%的奢侈稅,但五都的房價卻是不跌反漲。
 政府揚著公平正義的大旗進行稅改,除了要縮小貧富差距平息民怨,也要增加國庫收入避免債留子孫,但政策的不確定性與缺乏配套措施,只會讓市場更加紛擾失去經濟成長動力,讓政府與人民都付出更大的代價。(民視新聞綜合報導)
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3FZDfeG4BY